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第二届云南黑木耳产业发展论坛暨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石林召开

时间:2019/11/1 8:49:58|本文来源:|点击数:

10月26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协会联合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云南黑木耳产业发展论坛暨食用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昆明市石林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石林,围绕“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助农增收为己任”进行深层次探讨。

微信图片_201910300914086.jpg

合影

  会议期间,与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围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食用菌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以及食用菌研究及生产的技术人才保障、黑木耳生产及种植技术规范、“云耳”品牌打造及食用菌如何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分别与曲靖市会泽县人民政府、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林县黑木耳协会、中国菌类物学会木耳类产业分会、云南庆来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了“政府+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融合多方优势的合作模式。

微信图片_201910300914082.jpg

签订协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认为,云南野生菌早已驰名海内外,传统品牌的“云耳”,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前景可观,带动产业发展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但“云耳”在市场上认知度却并不高,还没有形成与地域性自然环境发展优势相称的知名品牌。希望云南食用菌产业今后的发展要牢记九字真言:灭虚火、讲真话、干实事。要注重品牌的打造和建设以及推广云南特有的食用菌文化。


微信图片_201910300914088.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书记、所长,云南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孙达锋出席会议并作报告。他指出,中国是世界食用菌产业大国,近年来,全国的食用菌生产量、出口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循环经济、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发展潜力大、空间广。他还说,云南发展黑木耳具有先天的气候、环境、林木资源优势。加之云南野生菌资源丰富,本土居民有野生菌的食用传统,消费市场的带动对“云耳”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云耳”品质提升和品牌树立要有规范的种植生产技术标准作保障。对此,政府层面需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坚持内培外引,加大人才引进及培训力度。保障菌种生产前端的科技投入,中端合作社和农户要有种植技术培训保障,后端要有龙头企业市场保障,技术服务要贯穿整个全产业链。他认为,很多地方在扶持资金的支持下,只顾建大棚,种出来后如何持续发展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目前“云耳”还处于原料提供阶段,没有真正转化为商品。走深加工之路,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势在必行。

微信图片_201910300914087.jpg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书记、所长 孙达锋

  未来我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将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为省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合作社搭建产业发展的技术、交流、服务平台,围绕我们高原食用菌的优势与特色,探讨“野生食用菌高端发展,栽培食用菌稳定发展”模式;聚焦产业发展难点、痛点,分析对策,“补短板、辟蓝海”,加快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食用菌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与模式经验交流,让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好模板。